“我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座談會,現場聆聽流金歲月的見證者們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 11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作為志愿者參加紀念“兩航”起義70周年座談會的中國民航大學飛行技術專業2017級胡琪濤感慨萬千,“'兩航'起義的前輩們大多已經90多歲高齡,70年前,在他們20多歲的年紀,毅然選擇放棄優越的條件,回歸祖國的懷抱,在現場我能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偉大的勇氣與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他們在70年前不懼孤獨寂寞、不畏前途坎坷;這種力量在歷史的長河中播撒勇氣、帶來動力;這種力量,也激勵著像我一樣的民航學子,立志撐起民航強國建設的脊梁。”
另一位擔任志愿者的李明財在參加“新中國民航70年發展歷程展開幕式暨慶祝新中國民航70年圖書首發式”后表示:“展覽的主題為'昂首·展翅·高飛',詮釋了新中國民航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也很好的體現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民航人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為發展偉大祖國的民航事業砥礪前行,奮斗不息的精神。作為一名飛行學員,我們應該謹記當代民航精神,樹立四個意識,扎實基礎,學好技術,付諸實踐。”
慶祝新中國民航成立70周年、紀念“兩航”起義70周年系列活動,正值中國民航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學校黨委堅持把愛國主義融入主題教育,繼承優良革命傳統,弘揚偉大時代精神,充分利用紅色教育資源,開展“見證初心之旅,追尋紅色記憶”現場教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師生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進一步激發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民航、愛社會主義,積極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奮斗激情。
11月6日至8日,中國民航大學禮堂上演大型原創話劇《“兩航”起義》,話劇尾聲,伴隨著原創主題曲,12名象征著起義飛機的學生用舞蹈詮釋“兩航”起義的偉大壯舉,臺下掌聲雷鳴。“觀看了這場演出,我熱淚盈眶。作為出生在新時代的青年人見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也作為民航學子見證了民航的蓬勃發展,在最好的年華要肩扛重任,為建設美麗中國接續奮斗。”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2019級新生張澤宇分享自己觀看演出的感受。

《“兩航”起義》專場演出再現真實歷史場景(邱誠/攝)

《“兩航”起義》專場演出劇中四位機長商議起義細節(邱誠/攝)
中國民航大學師生認真學習紀念“兩航”起義70周年座談會精神,入選天津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2017級空管專業研究生劉明學表示:“'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敬業奉獻的職業操守'這四句話是'當代民航精神',更是老一輩民航人'初心和使命'的延續,我們要扛起建設民航強國的重任,要扎根基層,到民航行業發展的一線去,不怕苦不怕累,只有這樣才真正地讓'初心'落地,將'使命'扎根。”
“現在社會對民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民航發展的前景十分光明。”學校藍天學者特聘教授周曉猛分享學習感受,“作為民航大學的一名教師,感覺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我們要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和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安心從教、熱心從教,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成為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民航高等教育工作者。”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邢軍說:“回顧70年來祖國民航發展的歷史,也回顧了民航人的精神和信念,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搬上大銀幕的中國英雄機組……民航行業的發展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我們要利用這些資源,將看似枯燥的理論知識結合近在身邊的民航人的實踐,轉換到學生心里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最最重要的基石,對于任何一位民航青年學子都非常非常重要。”
剛剛參加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藝術團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慰問演出的乘務專業2018級張夢瑤講述自己的心得:“這次學校準備了三個原創節目'壯志凌云''夜空中最亮的星''我愛祖國的藍天',從音樂、舞蹈等多個角度展現了民航學子對行業的熱愛,演出后我更能感覺到全社會對民航的關心、關注和祝福。踐行當代民航精神,把'安全'二字刻在心里,守護旅客的笑容和平安,是我們回應大家對民航期待的最好方式。”

中航大“兩航”起義主題展覽陳列照片等資料(蘇磊/攝)
擦亮本色、強化特色。圍繞慶祝新中國民航成立和紀念“兩航”起義70周年,學校先后開展“我與國旗同框”“青春告白祖國”“為中國機長護航”“國旗下的演講”“兩航”起義話劇公演、專題圖片展、教職工歌詠大會、書法大賽、主題征文比賽、短視頻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表達對祖國真摯的熱愛、對民航發展美好的祝愿,傳遞“準民航人”的愛國之情、展現民航學子的報國之志。(陳紅葉)